当文化遗产遭遇“雨一直下”

发表时间: 2023-12-26 15:01:39   作者: 新闻中心   

  来自山西的小魏已经是第三次来到印度尼西亚日惹市婆罗浮屠景点售票处询问登顶名额了,这一次前面有游客因为等待时间漫长而放弃,他终于“插队”成功,购买到445万印尼盾(约合220块钱)的登顶门票,中午12:30在景区导游的带领下,他可以登上这座心仪已久的佛教建筑遗址的顶端。

  现在,从早上8:30到晚上19:30,每小时会有150名像小魏这样的“幸运”游客,可以登顶这样一个世界最大的单体佛教建筑遗迹。而两年前,为保护婆罗浮屠上的石块,避免被人类活动痕迹进一步破坏,日惹市停止了该景点的登顶参观。

  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婆罗浮屠,至今仍面临着因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而慢慢的变频繁的酸性火山灰、酸雨等的侵蚀,而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当地文物部门为主导的团队,正在采取工程、化学、微生物学、地质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方法,尽力保护这座瑰丽的人类文化遗产。

  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特别是酸雨和日益增多的暴雨,已经使建筑类世界文化遗产受到严重威胁,其导致的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尽管全世界范围内人们已经为预防这些危害做出了努力,但如何妥善应对,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2:20,小魏到达外国游客登顶出发处,领到一双草编鞋。12:30,导游出现,开始讲解婆罗浮屠登顶须知。所有游客必须换上当地居民使用当地植物编织的草鞋,禁止触摸、攀爬和刻划石块,登顶和在塔顶游览的时间总共1小时。150名游客分为6组分时段出发。

  婆罗浮屠在梵文中的意思是“丘陵上的佛塔”,它大约建于公元8世纪夏连特拉王朝统治时期,但由于地震和火山爆发等自然原因,以及教在爪哇岛的扩展,日惹地区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开始向东迁徙,最终跨过大海在巴厘岛重新生根发芽。1006年,附近的默拉皮火山爆发,婆罗浮屠就像意大利的庞贝古城一样,被埋在火山灰下,为世人遗忘。

  直到1811年,这里被殖民者发现。在经历了殖民时代、日据时代、独立战争和民族独立之后,印尼政府最终在1973年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获得2500万美元的资助,1975年修复了这座佛寺。当时,来自印尼和其他几个国家的近600名专业技术人员,将整个寺庙分为100余万块,先进行拆除、移除、编号、分类、清洁、修补、灌锡、保存,再将所有石块信息录入电脑进行虚拟排列组合,获得最优解之后,才一块一块重新在原地恢复重建。

  为了重建这座巨大的佛塔,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加固地基,嵌入管道以改善排水系统,加入不渗透层和过滤层。最终,用了8年时间,总耗资近7000万美元,佛塔于1982年真正完工。

  今天,婆罗浮屠已成为印尼最为著名的建筑和旅游胜地之一。婆罗浮屠入口处的简介,展示了它至今仍面临的各种保护问题。游客过多造成石块磨损严重,酸雨、地震和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侵蚀着石块,与此同时整座佛塔不断沉降。在出口附近仍能看到一些当年被拆除的石块,仿佛在诉说气候灾难和过多的人类活动给它们所带来的影响。

  除了婆罗浮屠,世界多个文化遗产都饱受酸雨之苦。在中国,河北金山岭长城上刻有“镇虏骑兵营万历七年造”的文字砖因为酸雨等环境污染源影响,文字已经变得模糊,甚至已随砖面剥落;在印度,由于烟尘污染物、酸雨以及昆虫粪便的侵蚀,泰姬陵表面颜色严重变化,政府一度将游客人数限制在每天4万,参观时间限制在3小时内,并关闭了周围的数千家工厂;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大气研究中心的桑切斯博士警告,由于酸雨的侵蚀,100年后所有刻在玛雅遗址墙上和石柱上的文字和图案都可能灭失,因为建造遗址的石灰石中含有的碳酸钙在酸雨中会迅速溶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研究员王心源认为,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对文化遗产的直接影响,表现为风化剥蚀、沉积掩埋、冻融撑裂、地下水侵蚀、盐碱起壳等缓慢影响,以及极端天气引发的洪灾、火灾等急剧影响,而酸雨正是发生缓慢影响的主要的因素之一。

  ▲2021年10月13日,工作人员在抢修山西省洪洞县乾元山元阳观受暴雨影响而塌陷的护坡。(图片来源于《环球》杂志)

  酸雨以外,极端天气,特别是暴雨引发的洪灾最近几年频繁发生,直接造成文化遗产损失的同时,也给保护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今年从6月开始,大暴雨形成的洪水给韩国忠清南北道、庆尚北道带来严重灾情,冲击着古代遗留下来的历史建筑、遗迹、文物等。韩国文化遗产厅7月17日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此次暴雨引发的山洪中,共有39件国家文化遗产被破坏,包括宝物1件、史迹19件、自然(天然)纪念物5件、名胜3处、国家民俗文化财产5件等。

  其中,位于忠清南道公州市的公山城拥有1500年的历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记为世界遗产“百济历史遗迹地区”的一部分,是朝鲜三国时代(高句丽、新罗、百济)百济从475年至538年的都城。暴雨导致公山城城墙土石流失,兴建于城墙上的楼阁“挽河楼”更遭到泛滥的江水没顶,直到洪水退去后才重新露出真容。城墙另一端的楼阁“锦西楼”底部的土石、瓦砾也被暴雨冲刷,附近的诸多石碑被冲垮。同为百济末期的都城泗沘(位于忠清南道扶余郡)也受暴雨破坏,聚集了众多国王陵墓的扶余王陵园,西侧古坟群2号坟墓的土石流失。

  去年9月,巴基斯坦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季风强降雨,暴雨引发的洪灾造成超千人死亡,也威胁着位于信德省拉尔卡纳县南部的世界文化遗产摩亨佐·达罗古城遗址。该遗址负责人伊赫桑·阿里·阿巴西表示,遗址内几堵建造于4500年前的墙倒塌。摩亨佐·达罗古城遗址又被称为“死亡之丘”,被认为是南亚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城市之一。该遗址于1922年被发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0年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去年4月,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公布了其持续多年的环境监视测定工作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底,暴雨、台风(大风)和洪涝,仍是侵扰中国文化、混合遗产地的主要自然灾害。监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9项遗产、11处遗产地受到自然灾害袭扰。在监测的20次自然灾害中,暴雨、台风(大风)和洪涝为主的气象水文灾害共发生18次,占所有灾害总数量的90%,余下分别为1次地震灾害和1次生物灾害。

  2020年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11处遗产地,均遭受了暴雨、台风(大风)和洪涝的侵扰,其中有4次自然灾害对遗产本体导致非常严重或较重影响,3次灾害影响一般,13次灾害影响轻微。对上述遗产地造成较大影响的灾害类型均为强降雨,其中对遗产地丝绸之路-苏巴什佛寺、丝绸之路-麦积山石窟、峨眉山-乐山大佛的本体安全均形成负面影响和隐患。

  保护文化遗产免受酸雨、暴雨及其他破坏因素带来的损害,需要全社会付出努力。

  在技术上,为应对酸雨对文化遗产的侵蚀,除了加装保护涂层、加盖玻璃罩等传统做法,研究人员不断提出新的技术方法,致力于弥补现有保护手段的不足。比如,2019年刊登于《美国化学学会应用纳米材料》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一种以钙为基础的保护文物新方法。文章指出,过去文物保护科学家选择用烷氧基硅烷加固用石头和其他材料制造成的艺术品。但是,烷氧基硅烷不能与不含硅酸盐的表层完全粘接在一起,轻易造成文物开裂,而且防水效果不佳。加入其他化合物有助于克服这样一些问题,但是保护程度有限。于是,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矿物学与岩石学系研究员恩卡纳西翁·鲁伊斯·阿古多和同事从大自然中寻求灵感,制造了由碳酸钙和草酸钙组成的纳米颗粒,并添加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稳定剂。他们将其应用于3种不同的建筑材料样本中——白色大理石、钙屑灰岩和石膏灰泥,并对样本做了一系列测试。研究结果为,总体而言,由于草酸钙能明显提高耐酸性,与仅仅使用烷氧基硅烷的处理方法相比,样本的疏水性加强、裂缝减少、表面粘附力得到一定的改善。研究人员虽然观察到最低限度的变色效应,但他们说,在文物保护工作中,这种变化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下的遗产保护挑战,需要多部门、跨学科的合作,同时在政策上一直在优化遗产保护风险应对机制与能力。在今年6月于北京举行的“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与文化遗产”科学研讨会上,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主任乔云飞聚焦探讨了暴雨灾害对我国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的影响和预测应对措施。他指出,在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大背景下,暴雨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自然气候灾害,也是对文化遗产影响最严重的自然因子。未来我国的不可移动文物将面临更严重的暴雨灾害风险,应当更加重视灾害风险评估的作用,科学地、有明确的目的性地采取预防和减缓措施,使评估更精准、更具前瞻性。他建议,目前的暴雨灾害风险评估须在文物保存状况数据、风险评估指标上进一步细化,以获取更有效的预测结果。

  2021年12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专门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文化、遗产与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全球联合会议”在线上举行,参加会议的专家认为,气候变化及其所造成的影响已经远远不是单一国家或单一学科所可处理应对的。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对于不一样的地区、不一样的遗产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要一直加强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跨学科、跨地区交流与协作,加强对相关研究项目的支持,在以人为本的科学观念的指导下看待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及影响,更好地加强遗产保护。(完)



相关文章
相关产品